自2014年始,震旦博物館每年舉辦“超萌導覽員”兒童教育項目,教授中國古代文物知識,培養(yǎng)兒童成為專業(yè)解說員。目前已開展4期,每期15人以下小班授課,年齡跨度由4至12歲,穩(wěn)步培養(yǎng)合格的“超萌導覽員”畢業(yè)生近40名。

“超萌導覽員”活動結合震旦博物館特長及館藏文物的屬性,期望在學習過程中,讓孩童表達自我,提升他們的表現(xiàn)力、口才和文物知識。由于博物館文物藏品的知識性較強,相對其他的美術館而言,讓孩子單純地去感知文物是存在一定距離的,學術部門因此特設針對兒童教育的課程,讓文物更加親近易懂。讓每位“萌”態(tài)可掬的小導覽員成為一名講述者,將自己感興趣的小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
在教學現(xiàn)場,學員帶給博物館策劃團隊重重驚喜。參與活動的同學對中國文物都擁有極大的興趣。由于家庭教育、學校教學及個人喜好的助力,使得他們對歷史文物都有一定的基礎,接收中國古典藝術知識的速度很快。策劃團隊原本擔心報名參加的學生面對文物時會感到單調(diào)枯燥,然而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樂意表現(xiàn)自我、學習能力及主動性強,更為講師提供孩童獨特的視角,博物館在未來策劃課程時會更加密切地將兒童的興趣點和文物的教學相結合。
“超萌導覽員”授課形式多元,包括課堂講解、游戲體驗、現(xiàn)場發(fā)表及實習演練。針對博物館不同的文物門類,設置相異的課后游戲。在游戲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協(xié)作精神,并且盡快溫習、記憶所學知識。待考核成功后,博物館會為“超萌導覽員”組織一次導覽發(fā)表專場。除此之外,會安排特定的親子專場,給予他們一季度2次的鍛煉機會與舞臺。
作為震旦小學堂旗下的教育活動之一,“超萌導覽員”項目與“超萌暑期夏令營”、“神獸變裝計劃”及“漢代動物園”等教育項目一同將古物的深邃帶進孩童們的異想世界。今年3月的白領之夜,震旦博物館又將請來數(shù)名優(yōu)秀的“超萌導覽員”,以他們童真的表達方式和專業(yè)知識,為博物館觀眾帶來一場趣味十足的開春首秀。

震旦博物館(以下簡稱AM)采訪了第一屆超萌導覽員蔣同學(簡稱J)和他的母親吳女士(簡稱W),回顧參加「超萌導覽員」項目的經(jīng)歷—
AM:經(jīng)歷了重重考核后,正式成為一名震旦博物館的超萌導覽員,你最大的收獲是甚么?
J:我收獲了自信!本來我應該算是一個內(nèi)向的孩子,在震旦博物館接受培訓和導覽的過程中,我從“不敢說”到“搶著說”,鍛煉到了自己和陌生人交流的能力,同時也收獲了面對陌生人時的自信。
AM:在面對一群觀眾時,你內(nèi)心的感受是?
J:自豪感。在講解的過程中,我把自己所獲知的知識分享給同齡或比自己小的小朋友聽,看著他們很羨慕又崇拜的眼光,讓我感覺很自豪。同時,這種自豪更激勵我去學習更多更廣的文博知識。
AM:你最喜歡為觀眾講解震旦博物館的哪一樓層?為甚么?
J:我最喜歡3樓,玉器館。因為玉器都非常的精美,從上古時期玉器就伴隨著人們。因為稀有和很難開采而讓我覺得它更顯得神秘,想深入地了解它。其中我最喜歡玉器的加工的模型,簡單的一個操作臺竟能做出如此精細的玉器,這樣的智慧真的是難以想象,可見古代人民也是多么的聰明!
AM:帶領孩子參加“超萌導覽員”活動的初衷為何?
W:看到活動介紹的時候,我立即想到了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思想??茖W文化的學習固然重要,可中國的文化歷史悠長,現(xiàn)在的應試教育,讓孩子很少能接觸這些歷史文化。震旦博物館推出這樣的系統(tǒng)培訓活動,彌補了現(xiàn)在課外學習在文博學習的空缺。我們希望孩子在德育、智育、美育方面都能平衡發(fā)展,成為一個有知識且有文化的少年。
AM:在學習過程中,作為父母親你最大的樂趣在哪里?
W:孩子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來到博物館參加這個活動。在幾年的不斷導覽和學習中,孩子變得自信。在參觀其他博物館的時候,他也能主動認真的聽講解。同時,因為導覽,讓他愛上了閱讀歷史類書籍,豐富的知識面。當看到孩子自信開朗的和小伙伴們一起交流玩耍時的神情,那就是父母最大的樂趣。